【学习】互联网黑话大全:从入门到精通,一篇看懂所有"高大上"术语
前言
作为一个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笔者深刻体会到一个残酷的现实:不会说黑话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互联网人。
今天,我们就来一场互联网黑话的”考古”之旅,从”赋能”到”闭环”,从”颗粒度”到”组合拳”,让你一次看个够!本文采用”通俗易懂+幽默吐槽”的方式,包教包会,不会退款!
一、互联网黑话入门篇:这些词不说你就out了
(一)基础必备词汇:不会这些别说你混互联网的
1. 赋能 - 最万能的动词
官方解释:赋予能力,提供支持
人话翻译:我给你点资源,你自己搞定
使用场景:万能动词,哪里需要往哪搬
示例:
- “我们要为业务赋能” = 我们要给业务部门打鸡血
- “技术赋能产品” = 程序员给产品经理擦屁股
2. 闭环 - 听起来很牛逼的循环
官方解释:形成完整的业务循环
人话翻译:这事从头到尾都有人管,别甩锅
使用场景:任何需要体现”完整性”的地方
示例:
- “打造用户增长闭环” = 拉新、留存、转化一条龙服务
- “形成商业闭环” = 终于开始赚钱了
3. 颗粒度 - 装逼神器
官方解释:细化程度,精度级别
人话翻译:你要多详细?
使用场景:体现专业性的不二选择
示例:
- “这个需求的颗粒度不够细” = 你这需求写得跟小学生作文似的
- “我们需要更细的颗粒度” = 再给我写十页需求文档
(二)进阶装逼词汇:让你瞬间高大上
1. 组合拳 - 不是武术是策略
官方解释:多种手段组合使用
人话翻译:东一榔头西一棒子,总有一招管用
使用场景:战略讨论时的万能词汇
示例:
- “我们要打出一套组合拳” = 能用的招都给我用上
- “通过组合拳打法” = 反正就是多管齐下,具体哪管别问
2. 生态化反 - 最玄幻的词汇
官方解释:生态系统内的化学反应
人话翻译:我们自己玩自己的,别人看不懂就对了
使用场景:需要体现”平台思维”的时候
示例:
- “构建生态化反” = 把能收购的都收购了
- “产生生态化反效应” = 我们自己夸自己
3. 顶层设计 - 听起来很高级
官方解释:从最高层面进行规划
人话翻译:老板拍脑袋想的
使用场景:任何需要体现”高度”的地方
示例:
- “需要顶层设计” = 这事得老板说了算
- “从顶层设计的角度” = 老板说的都是对的
二、互联网黑话进阶篇:职场生存必备
(一)会议专用黑话: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
1. 拉齐水位 - 统一标准
官方解释:统一认知和标准
人话翻译:大家别各说各话了
使用场景:会议撕逼时的和稀泥用语
示例:
- “我们先拉齐一下水位” = 你们别吵了,听我说
- “水位还没拉齐” = 你们怎么还没吵完
2. 对焦 - 不是相机是注意力
官方解释:集中注意力,明确目标
人话翻译:别跑题了
使用场景:会议跑题时的万能救场词
示例:
- “我们对焦一下重点” = 说重点,别废话
- “需要重新对焦” = 刚才说的都不算,重来
3. 落地 - 终于说人话了
官方解释:具体实施,执行到位
人话翻译:别光说不练
使用场景:从吹牛到干活的转折点
示例:
- “这个方案怎么落地?” = 别吹牛了,说说怎么干
- “尽快落地” = 赶紧干活
(二)汇报专用黑话:让数据会说话
1. 抓手 - 不是打架是切入点
官方解释:工作的切入点
人话翻译:从哪开始下手?
使用场景:体现思考过程的专业词汇
示例:
- “找到业务抓手” = 终于知道从哪开始了
- “这是我们的抓手” = 就这点我们能控制
2. 拆解 - 不是炸弹是分析
官方解释:分解任务或问题
人话翻译: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
使用场景:体现逻辑思维的高频词汇
示例:
- “把目标拆解一下” = 这活太多了,分几个人干
- “拆解到可执行层面” = 分到谁头上谁认倒霉
3. 量化 - 让模糊变具体
官方解释:用数据衡量
人话翻译:别光说感觉,用数字说话
使用场景:体现数据思维的专业表达
示例:
- “需要量化指标” = 别拍脑袋,给我数据
- “量化考核” = 用数字扣你工资
三、互联网黑话高阶篇:管理层专用
(一)战略层面黑话:听起来就很贵
1. 降维打击 - 听起来很科幻
官方解释:用高级打低级,形成碾压优势
人话翻译:我们有钱,耗死对手
使用场景:需要体现竞争优势的时候
示例:
- “实现降维打击” = 我们烧钱烧死他们
- “形成降维打击优势” = 我们爹有钱
2. 第二曲线 - 不是数学是转型
官方解释:寻找新的增长点
人话翻译:老业务不行了,找新业务
使用场景:公司转型时的专业包装
示例:
- “寻找第二曲线” = 得找个新饭碗了
- “打造第二增长曲线” = 老业务快黄了
3. 底层逻辑 - 听起来很深奥
官方解释:最根本的运行规律
人话翻译:这事到底是为啥?
使用场景:需要体现深度思考的时候
示例:
- “梳理底层逻辑” = 想想这事到底靠不靠谱
- “底层逻辑不通” = 这事压根就不靠谱
(二)组织管理黑话:管人的艺术
1. 梯队建设 - 不是建筑是人才
官方解释:人才培养体系
人话翻译:多招点便宜的新人
使用场景:人力规划时的专业说法
示例:
- “加强梯队建设” = 老人太贵了,得招新人
- “完善人才梯队” = 老人都跑光了,赶紧补人
2. 组织活力 - 听起来很健康
官方解释:组织的活跃度和创造力
人话翻译:大家别躺平
使用场景:需要员工加班时的委婉说法
示例:
- “激发组织活力” = 让大家多加班
- “组织活力不足” = 大家都不爱加班了
3. 文化价值观 - 最虚的也是最重要的
官方解释: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
人话翻译:画大饼的升级版
使用场景:洗脑专用词汇
示例:
- “强化文化价值观” = 多给大家洗洗脑
- “价值观不符” = 你不听话
四、互联网黑话实战篇:场景应用指南
(一)面试场景:如何优雅地吹牛
1. 个人介绍模板
错误示范:”我会写代码”
正确姿势:”我具备全栈开发能力,能够端到端交付产品,在之前的项目中通过技术赋能业务,实现了用户增长的正向循环”
2. 项目经验包装
错误示范:”做了个网站”
正确姿势:”通过顶层设计,打造了一套完整的用户生态体系,实现了从流量获取到商业变现的闭环,最终形成可持续的盈利模式”
3. 离职原因表述
错误示范:”工资太低”
正确姿势:”希望寻找更大的平台,能够充分发挥我的能力,为业务创造更大的价值”
(二)日常沟通:如何显得你很专业
1. 需求讨论
同事:”这个功能怎么做?”
你:”我们需要先对焦需求的核心痛点,找到业务抓手,然后拆解技术实现路径,最后量化评估效果”
2. 进度汇报
领导:”项目进展如何?”
你:”目前已经完成了顶层设计,正在按颗粒度拆解任务,预计下周可以开始落地实施”
3. 问题反馈
遇到问题:”这里有个bug”
专业表达:”我们发现了一个影响用户体验的阻塞性问题,需要紧急对焦解决方案,确保不影响整体业务闭环”
五、互联网黑话终极篇:如何创造新词
(一)造词方法论:三步走战略
1. 找基础词
从传统行业”偷”词汇:农业、工业、军事等领域
示例:”深耕”(农业)、”打磨”(工业)、”突围”(军事)
2. 加修饰语
加上”数字化”、”智能化”、”生态化”等前缀
示例:”数字化深耕”、”智能化打磨”、”生态化突围”
3. 组合创新
把两个不相关的词组合在一起
示例:”颗粒度感知”、”生态化反”、”降维打击”
(二)造词公式大全
1. 动词+名词
- 赋能业务
- 驱动增长
- 打造闭环
2. 形容词+名词
- 顶层设计
- 底层逻辑
- 高维认知
3. 名词+化+名词
- 生态化运营
- 数字化升级
- 智能化转型
六、黑话使用注意事项:别玩脱了
(一)使用原则:适度装逼,切勿过度
1. 看人下菜
- 对领导:可以适度使用,显得你很专业
- 对同事:点到为止,避免被群殴
- 对客户:谨慎使用,防止被当成骗子
2. 场景选择
- 会议发言:推荐使用,提升b格
- 日常聊天:慎用,容易没朋友
- 技术讨论:避免使用,会被打
3. 剂量控制
- 轻度使用:每句话1-2个黑话词汇
- 中度使用:每段话3-4个黑话词汇
- 重度使用:建议去看医生
(二)风险提示:装逼失败案例
1. 过度包装
错误示范:”我们需要通过顶层设计,打造生态化反,实现降维打击”
实际效果:领导说”说人话!”
2. 用词不当
错误示范:”我们要深耕用户的颗粒度”
实际效果:被同事嘲笑一整年
3. 自相矛盾
错误示范:”通过去中心化的中心化运营”
实际效果:直接被轰出会议室
总结
互联网黑话就像臭豆腐:闻着臭,吃着香。用好了是专业,用过了是装逼。记住核心原则:黑话是手段,不是目的。
真正的专业人士,是能在黑话和人话之间自由切换的人。对客户说人话,对领导说黑话;对外行说人话,对内行说黑话。
最后送大家一句话:**”黑话千万条,真诚第一条。装逼不规范,同事两行泪。”**
参考资料
- 《互联网黑话大全》- 某不愿透露姓名的产品经理
- 《如何优雅地吹牛》- 某互联网大厂P8
- 《职场生存指南》- 某被裁员的老员工
- 《装逼的艺术》- 某创业公司CEO
- 《说人话的重要性》- 某技术总监血泪史
注:本文纯属娱乐,如有雷同,说明你也是互联网人。请勿在正式场合过度使用,否则后果自负。